【龙砂中医】冬天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

“立冬”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节气之一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立,建始也”, 因此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;又说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 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。

黄帝内经说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己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瘘厥,奉生者少。”从“立冬”开始一直到“立春”都叫“冬三月”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。


冬三月,此谓闭藏,这是冬季养生主旨的一句话。要顺应自然的变化,要关闭所有的开泄的气机,要收藏住,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“养藏”为主。

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就是早睡晚起,一定要等太阳升起再起。冬季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到“见太阳才运动”。户外活动应选择在9时半以后到16时之前进行,以身体微热最为适宜,不可像春夏锻炼一样大汗淋漓了。

立冬之后,养生应以“养藏”为原则,主张补肾藏精,养精蓄锐。要注意保暖,饮食应少咸多苦,减咸增苦,可补肾固精。应特别注意预防“五寒”。

一.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

立冬之后“凉燥”更明显,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。不妨以寒制寒,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、洗鼻腔,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。

二.防颈寒 穿立领装挡风寒

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。颈部充满血管,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。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,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,对预防高血压病、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。

三.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

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疾病。症状较轻的,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,比如一把糯米、数根葱白、数片姜煮成汤,伤风感冒保安康。温服后上床盖被,微热而出小汗。

四.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

腰部为“带脉”所行之处,肾喜温恶寒,常按摩能温煦肾阳、畅达气血。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、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。具体的做法是:两手对搓发热后,紧按腰眼处,稍停片刻,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。每次做50—100遍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。

五.防脚寒 常做足浴

脚上有60多个穴位,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。如果春夏秋冬洗脚,都会得到益处。春天,增加生机;夏天,解暑去热;秋冬,温曛丹田,使小腹温暖。足浴要注意3点:一是温度,水温最好40℃左右,水淹没踝关节处;二是时间,每次浸泡20—30分钟,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;三是按摩,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—3分钟。最后要注意的是,以上3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,保证足浴效果。另外,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,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、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不宜。


立冬后,要少食生冷,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。要多吃新鲜蔬菜,避免维生素缺乏。饮食宜清淡,要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来避免维生素缺乏,多吃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。牛肉、羊肉、乌鸡、豆浆、牛奶、萝卜、青菜、木耳、豆腐、芹菜、白萝卜、土豆、大白菜、菠菜、苹果、桂圆等都是立冬后比较适宜的饮食。此外,冬季养生可以多吃坚果(肾功能不全、高脂血症患者除外),如花生、核桃、板栗、榛子等。同时,要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,不宜吃肥腻或过咸的食品,少吃脂肪、糖含量多的食品。
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。立冬到了,介绍下面这几碗汤(在中医师指导下):

1. 冬季进补时,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,最好先做引补。

一般来说,煮一碗生姜大枣牛肉汤喝,可以很好地引补,帮助调理脾胃、补益气血,为进补做好充分准备!

大枣10个,鲜牛肉200克(水牛肉性偏凉,黄牛肉补气血、强筋骨的作用更强),生姜3片,青葱2根

此汤具有补气顺气,强身健骨,解郁开胃,调和胃气。

2. 当归生姜羊肉汤

  当归2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料酒30克,食盐6克。

此乃汉代张仲景名方,此汤具有益气补血、温中祛寒的作用;适用于形体消瘦,面色不华,头晕目眩,心悸失眠,肢体麻木,畏寒怕冷,少神、哈欠连连,或寒疝腹痛,或妇女产后血虚之体。

3. 羊肉炖白萝卜

  白萝卜500克,羊肉250克,姜、料酒、盐适量。

  功效:温中暖下

4. 枸杞羊肉丝

  枸杞20克,羊肉丝100克,调料若干

  功效:滋阴补血

轻松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!预祝大家立冬快乐!

撰稿:赵立昌